除 夕
每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(二十九或三十日),称“除夕”。外出者须于除夕前回家团聚。农十二月中旬到二十四间要进行大扫除(闽南语“扫尘”意含除“晦气”纳新禧之意),贴春联。除夕晚,全家大小围桌会餐,俗称“围炉”。如有亲人外出未归者,要留空位,放上碗筷、酒怀。桌上摆和菜,人人都要品尝。
团圆宴上所吃的菜肴都有某种象征意义。如韭菜(方言“久菜”)意为年寿长久”;而波菜不切段,整株煮着吃,寓意“长寿”等等。
除夕晚上,长辈要给家中未成年的晚辈分压岁钱,表示袋子里有钱可过年。屋里整夜亮灯。午夜12时,燃放鞭炮,喜迎新春。禁忌打破东西和说不吉利的话。
春 节
每年农历正月初一,中国第一大节日--春节。凌晨,家家户户敞开大门鸣放鞭炮,在爆竹声中迎新年,求吉利。早餐素食,或吃甜线面,象征长寿和新年生活甜蜜;或吃饭,佐以菠菜和豆腐。禁忌打井和打破东西。
这天,人们相互相访拜年。熟人相见,彼此祝福。遇到客人来家拜年,主人均备有“饯盒”(内有金枣、蜜饯、糖果等),招待来客,并说诸如“吃金枣,年年好”一类的吉利话。
元 霄
农历正月十五,为元宵节,又称“上元节”、“过大年”,也称“灯节”。历史上此节日多有举行迎神会,家家张灯彩。
元霄夜,还有“看新娘”的习谷。这一天还有蒸年糕习谷,寓意“一年更比一年好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迎神会”“看新娘”等风俗已废除。元宵节期间,举行踩高跷、舞龙舞狮、跑旱船等文娱活动和迎春灯会。
清 明 节
农历二月或三月(公历4月5日前后),民间有“扫墓”(俗称“上墓”)与“踏青”活动。要煮“嫩饼菜”、做“清明果”,或以牲礼敬逝去的亲人。1950年后,每逢清明节,人们都到烈士陵园扫墓,以寄怀念。
端 午 节
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又叫“端阳节”。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风俗,相传是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。这天,家家在门框上悬插菖蒲、铁树叶(或榕树枝)和艾草,用以“避邪消灾”午时,饮雄黄酒少许,或喷于室内用以清毒。午时打井洗脸,意在除“晦气”。
七 夕
农历七月初七,相传这天夜里牛郎和织女在“鹊桥”相会。这天,有小孩的家庭要拜“床公婆”。
烟 火 节
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七月二十四日,铜山“复界”,回归故土的民众,约定此日下午四时升火煮饭,共庆团圆。定此天为“烟火日”也称“灶君节日”。民国时期逐淅消失。
中 元 节
农历八月十五日,夜晚皓月当空,人们在自家院 子或楼台上摆桌子,置瓜果(一定要有柚)、月饼、拜月、赏月。
重 阳 节
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,又重九节、茱萸节。这天,人们携幼扶老,踏上金秋原野,饱览大自然景色。除登高饮酒、赏菊、吃重阳糕外,还举行爬山比 。1988年,国家将此日子定为“老人节”。
冬 节
农历十一月“冬至”日称冬节,有吃“汤圆”习俗。有的把汤圆粘在门扉和牛头上(俗语:牛过冬,圆仔粘头鬃),遇有家人外出未归,要把糯米粉晒干留着,待其归来补食。
扫 尘
所谓“扫尘”就是对整间厝进行大清扫,以干干净净过新年,这个活动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便开始(闰月为十一月)。于农历十二廿三日止,“送神”后便不能“扫尘”
送 神
农历十二月廿四日,俗称这一天土地、菩萨要上天向玉皇汇报人间的善恶情况。
接 神
农历正月初四,俗称“天神下降”。即玉皇派天神到人间考察土地、菩萨、龟君所汇报的情况的真实虚伪。
跳火囤
跳“火囤”的活动是在元宵夜举行。每到是夜,每家每户有门前燃起用旧的竹编器具,形成篝火,大人小孩口念“跨火过,百二岁;跨火囤,年年春(闽南语)”热闹非凡。
美容奇俗
岛上妇女有一种用纱线拔除脸毛的奇特美容法叫“拔脸”(或称挽面)。在当地,待字闰中的姑娘一般是不修脸的。姑娘头一次“拔脸”是临出嫁前,谓之“开面”。其主要技法是:先在脸上擦抹一层白粉,用拇指在脸上反复摩擦,直至有点火辣辣的感觉。接着用一根二尺多长的韧棉细线,拧成活结,“美容师”用牙咬线的一端,右手执着另一端,左手拇指在线的中间叉开十厘米左右,把纱线张开的子贴着脸部,用拇指、食指反复一张一缩,借助线线交、烤合、拧动之势,把汗毛、绒毛绞尽。产妇满月也习惯拔一次,借寓脸庞如满月美好。